生物醫藥實驗室人員更衣流程設計要點
一、更衣區功能分區:按潔凈度梯度劃分
功能:去除外部衣物,初步清潔
配置:個人物品儲物柜(與潔凈服柜物理隔離)、換鞋凳(兩側分別放個人鞋和潔凈區拖鞋)、全身鏡(便于檢查更衣規范)
流程:脫外衣→脫個人鞋→換穿一更拖鞋→將個人物品存入儲物柜
功能:去除手部微生物及污染物
配置:非接觸式洗手池(感應出水,水溫 30-38℃)、手部消毒器(75% 酒精噴霧 + 熱風烘干)、擦手紙架(一次性無菌紙巾)
流程:七步洗手法洗手(≥20 秒)→清水沖洗→烘干→酒精消毒手部(覆蓋所有皮膚,自然晾干)
功能:穿戴初級潔凈裝備
配置:潔凈服儲存柜(帶紫外線消毒功能,每 24 小時消毒 1 次)、無菌手套存放盒、一次性口罩 / 發帽取用架
流程:穿潔凈服(從下到上:褲→上衣→拉鏈 / 粘扣密封)→戴發帽(覆蓋所有頭發及耳后)→戴口罩(貼合面部,無露口鼻)→戴第一副無菌手套
適用場景:ISO 7 級及以上無菌區(如細胞培養室、無菌接種區)或 BSL-3 實驗室
配置:無菌防護服儲存柜(正壓保存,防止污染)、鞋套 / 靴套、護目鏡 / 面罩
流程:穿無菌防護服(覆蓋二更潔凈服,袖口與手套密封)→套鞋套(包裹二更拖鞋 / 鞋)→戴護目鏡 / 面罩→更換第二副無菌手套(覆蓋防護服袖口)
功能:去除更衣后體表殘留的粉塵、纖維
配置:雙側 + 頂置多角度噴嘴(風速 25-30m/s)、紅外感應吹淋裝置、急停按鈕
流程:進入風淋室→關閉 doors →自動吹淋(15-30 秒,期間緩慢轉身 360°)→吹淋結束后進入潔凈區
二、核心設計原則:保障流程嚴謹性與防污染
人員動線嚴格遵循 “一更→二更→三更→風淋→潔凈區",禁止逆向流動(如從潔凈區返回二更)
不同區域的物品(如拖鞋、潔凈服)專用,設明確標識(如顏色區分:一更藍色、二更白色),禁止交叉混用
氣壓梯度:一更(0Pa)→二更(+5Pa)→三更(+10Pa)→風淋室(+15Pa)→潔凈區(+20Pa),確保氣流從高潔凈區流向低潔凈區,防止外部污染滲入
通風要求:二更、三更區換氣次數≥15 次 /h,空氣經 HEPA 過濾(效率≥99.97%@0.3μm),排風與實驗室整體排風系統聯動
潔凈服選擇:普通潔凈區用棉質透氣潔凈服(可重復滅菌),無菌區用一次性 SMS 無紡布防護服(防液體滲透,一次性使用)
更衣區裝修:墻面用防霉環氧樹脂涂料(易消毒),地面用 PVC 卷材(防滑、耐酒精),儲物柜用 304 不銹鋼(無縫焊接,無積塵死角)
防交叉污染細節:二更、三更區設 “廢棄防護用品收集箱"(專用黃色醫療廢物袋),用于丟棄破損手套、口罩;洗手池排水接入實驗室專用廢水系統(經消毒處理)
上一篇 : 沒有了
下一篇 : 日化實驗室改造如何優化物料傳遞路線